全球掀起工業4.0發展風潮,韓國亦於2014年祭出製造業3.0計畫,並研擬出相關配套措施,預計在2020年打造一萬間智慧工廠,欲藉由提升製造業智慧自動化程度,鞏固產業國際位地,進而帶動經濟成長。
工研院產經中心區域研究部經理陳志強表示,台灣推動生產力4.0時,也應注重政策延續性與提升執行力,才能助益邁向工業4.0。 |
工研院產經中心區域研究部經理陳志強表示,現階段製造業逐漸與IT、軟體、服務等產業融合,加上3D列印/智慧工廠等低成本多樣化的彈性生產方式浮上檯面,以及研發與生產鏈模式轉變,促使韓國順勢升級製造業生產模式。
陳志強進一步解釋,韓國製造業的生產成本/海外生產比率高,加上其企圖擺脫石化、鋼鐵、造船、面板、手機和汽車等產業被中國超越的境況,因而推動製造業3.0戰略,並預計在2020年打造一萬間智慧工廠。
據了解,韓國製造業3.0計畫,將透過以下幾點來推動工業智慧自動化。首先,該國欲利用IT、軟體與物聯網等資通訊科技優勢,使生產過程更加智慧化;再來,由於汽車、半導體和機械等零組件產業占韓國出口70%以上,該國將加強零組件產業的主導權,以及培育工程專業人才,從而強化製造業的軟實力。
此外,陳志強指出,與其他國家推動工業4.0的模式不同之處,韓國除了想藉製造業3.0計畫,來提升國內經濟之外,也積極利用該計畫與自由貿易協定(FTA)進軍海外市場,以獲取更多商機,並盼能在2024年時,將製造業競爭力的排名推升至全球第四名。
事實上,台灣今年6月也提出生產力4.0計畫,企圖跟上工業4.0風潮。有鑑於韓國推動工業4.0的相關配套措施完整以及積極的行動力,陳志強認為,台灣推動生產力4.0時,也應注重政策延續性與提升執行力,才能助益未來發展。